当前位置:专业分类 > 详情内容

20句制片人黑话VS11种电影投资大忽悠

点击:4545 发布日期:2017-08-18 作者:随心 来源:韩国艺术留学网

spacer.gifblob.png

对于一个还没看到成品只有一纸策划书的投资人来说,即使看到了剧本、卡司,实际上一切都还是未知的,投资者只能用经验主义结合自己的商业和艺术天赋,凭借他对电影市场和电影消费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也就是商业嗅觉(主要基于大众传播和消费心理学层面),和对电影艺术本身的艺术敏感度(主要基于电影的艺术价值),加上一些近期和历史上同类型电影的投资案例(成功和失败作都要参考),来推断这次投资的成败概率。因此,每一部电影的行业外投资(假设其投资目的为获得投资回报),实际上都是一次风险投资。

想在中国当编剧?

现在的社会满满的都是套路!

不想被套路就要先听懂制片人这20句“黑话”!

1.我们已经有个成形的故事,需要你完善一下

——我们只骗来了投资商别的什么都没有救命啊投资商要急眼了

2.我们已经有完整的剧本,能不能来改一下台词

——你能不能拿改台词的钱重写剧本?

3.我们就要开机了,你愿意跟我们进组吗

——我们傻逼了我们来不及了,你愿意来一起傻逼吗?

4.我这有个活挺急的

——我有麻烦了,你快推了别的活帮我解决一下

5.这个机会非常好

——我不想给你钱

6.你现在年轻,应该多学点东西

——我不想给你钱

7.别忘了你当初选择写作这条路的初衷

——我不想给你钱

8.我希望和你长期合作

——这次能不能不给钱?

9.我们班子都搭好了,现在就差本子了

——我跟他们说本子都好了就差/女二/导演/男一/摄影……了

10.我们已经找了当红编剧叉叉叉,他最近时间比较紧张,问问你有没有可能合作

——你愿意当枪手吗?

11.我们想请叉叉叉来演

——但他没答应

12.叉叉很想参与我们这个项目

——但是我们用不起他就用你吧

13.叉叉很看好我们这个项目

——我们跪求他看了策划案他还没回话

14.你这一稿还不错,有一点需要微调

——重写

15.我们讨论出几个新的元素跟你说一下,你看能不能加进去

——重写

16.你看过某漫画/电影/电视剧/小说吗

——你能不能照抄一个我们不想买版权

17.演员对她的这条线索有点建议

——重写

18.大家对你这版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但导演有点个人想法

——重写

19.你先写着,审查方面我们都有人

——但不一定管用,可能还是需要重写

20.方向没有问题,但人物还是没有立起来,故事有点薄,线索还不清晰,生活的质感不够颗粒化,没有挖掘出人性的光辉点

——你的稿子我还没看

混电影圈,听不懂这些黑话简直无法生存!

你以为就仅仅这些了?

套路太深我们继续说

黑话VS大忽悠

现在开始说说怎么鉴别电影圈的忽悠吧。

1.不差钱的

电影圈有一种牛逼叫不差钱。这种当然通常是投资人、制片人。他们不断强调的一句话就是“钱不是问题”,只要项目好,10个亿8个亿,美金,没问题。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不差钱很可能就是忽悠。总是强调不差钱的人,很可能就是差钱的!

2.没个影子就敢号称有基金的

不差钱的背后通常有基金。无论公司规模多大,很多电影圈的人都会告诉你在做影视投资基金、宣发基金。我们不是说有基金就是忽悠,而是说很多公司可能只是谈了一个基金的意向就开始告诉你我们有几十个亿、上百个亿的基金支持。背后的逻辑还是不差钱。问题你弄清楚没有,基金的钱是需要集体决策,通过层层风控才能拿到的。基金的钱是最不好花到的钱,你说自己有基金,其实还不如说自己公司有钱呢。

3.总是说认识大公司老板的

经常把王中军、王长田、张昭、于冬等人挂在嘴上,说已经跟他们谈好了什么合作的,也通常不靠谱。你就说人家公司对项目有投资或者有合作就好了,跟人家老板或老总拉近距离,显得特别亲密,都是有点不自信或者目的不纯。

4.女明星都是妹妹的

对,有一种忽悠叫女明星都是妹妹。不断跟你说某某女明星是我妹妹,关系好到如何如何。言外之意,请这样的演员不是问题。这样的主也需要小心,女明星是可以成为妹妹,但这哥哥是谁,真得留意!

5.男明星都是哥们的

还有一种忽悠叫男明星都是哥们。道理跟上面的女明星都是妹妹相同。

6.拍胸脯保证项目一定赚钱的

我的风格是,别人问我这个项目是不是一定赚钱,我都会告诉它电影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不是说你有一个好项目就一定赚钱。敢一口确定、信誓旦旦打包票这个项目一定赚钱的,不是外行就是忽悠。不排除有些人手里是有一手大牌,已经到了非赢不可的地步。但这种时候毕竟很少,对于很多中小型公司和中小型项目来说,风险分分钟存在。只有忽悠才敢百分百打包票!

7.动辄提跟某某大片有关系的

这是中国电影圈的忽悠通病吧。只要某某大片卖座,在中国电影圈你能找到不下50家公司说这部片的营销是自己做的。很多人居然还信了!那么我就问了,或许你参加人家的营销会议了,或许你帮忙做了某一件事了,但能别这么误导观众吗?你见过大公司天天强调自己做过什么片子吗?

8.把自己当全能神的

电影圈有一种全能神。这种全能神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他们都能做。老板能做,编剧、导演能做,演员能做,制片人能做,剪辑能做,最后的宣发也能做。这当然不是指乔治卢卡斯或斯皮尔伯格,而是指我们很多外行入电影行的全能电影人。这种全能神拉低了电影的入门门槛,搞到这个圈子好像谁都能做导演、做编剧、做宣发似的。在我看来,号称自己编导、制片、宣发都能做的人基本上都是忽悠。若大公司有这个能力不奇怪,由不同部门的人负责。但一些小公司的老板一个人敢这么吹,其实就是不想钱给外人控制,都自己花!

9.确信自己能精确估算票房数字的

这个行业还真有人敢估算票房数字。很多人确实有这个能力,对某部片子的票房估计有可能会大差不差。但大部分时候,如果一个人对每一部片子都敢给出精确的票房估计,那这个人基本上就是足球界的贝利。当然,敢精确预估票房数字主要是为了融资,你都说不清楚票房预期,资本不敢投资你呀。但中国没有有票房保证的导演和演员,你敢开口预测,那只能忽悠。

10.不断对投资人强调两年要上市的

这肯定不是说你公司的目标是上市是忽悠,而是说那些把话说得特别满,比如一口咬定说两年内上市的人应该可以视为忽悠。为什么呢?请看中国股市的段子——上帝问肖邦:你能弹出一首像中国股民对A股那般忧伤的曲子么?肖邦摇摇头。上帝对肖邦说: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可以弹奏出来,就是你兄弟肖钢!肖邦摇摇头说:我俩不一样,我有谱、他没谱!不要说你是一个只是以上市为目标的影视公司,多少公司排队等上市都不知道子丑寅卯,因为中国股市没谱呀。把话说太满说明缺乏常识,缺乏常识就显得忽悠!

11.借影视名义想搞文化地产的

没有这样的忽悠功力简直无法生存下去!!


庆州大学韩中影视艺术学院中文招生网

扫一扫  使用手机阅读

[关闭]
点击联系客服 李老师
点击联系客服 毕老师
分享按钮